党旗在一线飘扬
七一建党节将至,本报从这期开始,继续推出聚焦基层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的故事系列栏目,(如党员先锋、工匠精神、企业振兴带头人、科技工作者等),用平凡人的事迹展现新时代党员风采。 编辑部
挂帅破困局 红色先锋创效益
为有效应对家庭厨余垃圾进场量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运行成本高的困境,惠联资源再生党支部迅速组建“降本增效红色先锋队”,由支部书记挂帅,4名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攻关小组。这支平均党龄7年的先锋队充分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效应,带领大家积极探索降本增效路径。经多轮研讨、反复测算,充分利用一二期工艺设备和产能优势,最终制定并实施“一二期工艺协同精益运营方案”。方案实施首月即显现“红色效益”——节约成本20万元,单位垃圾处理的水电蒸汽药剂等成本同比降低11%。在收运环节,公司党员带头深入一线作业,着力强化收运与生产联动,针对棉花巷商圈100余家餐饮单位开展“分类宣传+需求调研+收运优化”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收集—处置—资源化”全流程管控,全力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迈向新台阶,当餐厨垃圾资源化的“红色效益”正在显现。 (华光环能宣)
支委带头攻坚供热“主动脉”迁改
新联热力党支部在科运路热力管道迁改工程中,面对涉及重点企业供热的“主动脉”停汽碰接重任,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支委委员挂帅、2名“党员示范岗”业务骨干领衔的40人党员先锋队。针对望亭1、2号线跨越铁路河道、兼具架空与地埋等多形态管网的复杂工况,党支部坚持“谋在前、干在先”,先后召开3次专项论证会,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对施工方案进行多轮优化完善,确保每个技术环节都经得起实践检验。在为期2天、日均10小时的连续作战中,党员们始终冲锋在前,带领团队严格把控阀门启闭、管道对接、疏水排气等关键环节,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成功攻克超长距离管线同步停复役的技术难题,以“零差错”的标准圆满完成任务,确保重点企业供热“生命线”的安全稳定,为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华光环能宣)